绘就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

Connor 欧意交易所App 2025-08-14 1 0

绘就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

■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刘澜君 周怡伦 文/图

当安康市宁陕县“村光大道”的歌声响彻秦岭深处,作为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“平安护航者”,宁陕县公安局以“万无一失”的安保成效,为“村光大道”系列活动筑牢安全屏障,用“公安温度”激活文旅经济“一池春水”,实现了“活动火爆出圈”与“安全万无一失”的双向共赢。

高站位统筹,下好安保“先手棋”。“村光大道”活动启动之初,宁陕县公安局便将安保工作置于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中谋划,以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安保体系。该局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组,针对彩排、周赛、月赛以及在村光大道舞台举办的各类专场演出等活动特点,“一对一”制定26套安保方案,细化具体措施,实现“一场次一方案、一环节一责任”。

宁陕公安超前研判风险,筑牢前期防线,根据活动场地地形特征,科学划定“四区”管控范围:核心区聚焦舞台及观众密集区,实行“人墙式”守护;缓冲区设置安检通道和分流栏杆,严控人员密度;应急区预留疏散通道和医疗救护点,配备应急物资;交通管制区实施“远端分流、近端管控”,保障车辆有序通行。

宁陕公安主动对接文旅、应急、消防等12个部门,对重点区域实行“主办方+应急+公安+志愿者”多方管控;共商解决场地容量、设施安全等问题37个;联合主办方开展安全检查28次,整改电气线路老化、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56处;培训200余名志愿者参与秩序维护,形成“公安主导、多方协同、社会参与”的安保格局。

全维度防控,筑牢平安“防护网”。面对单日最高人流量突破2万人次的压力,宁陕公安以“细致、精致、极致”的工作标准,织密立体化安全防控网络,让游客玩得安心、游得舒心。

宁陕公安坚持“警力跟着人流走、防控围着活动转”,累计投入警力1100余人次,采取“定点值守+动态巡逻”模式,在活动主会场、县政府广场分会场、美食嘉年华商贸夜市街等设置23个固定点位、8支巡逻小分队,实现重点区域快速响应处置。

宁陕公安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活动现场进行“全景式”监测,通过热成像技术实时预警人员密集区域,累计发出分流提示18次。

精准化管控,彰显现场“硬担当”。活动期间局主要领导每日到岗指挥,班子成员按分工驻守核心区域,实时调度警力资源;通过“高峰时段增警、平峰时段巡控”的弹性勤务模式,将见警率提升至90%以上,让游客随时能看到警徽、找到警察。

宁陕县公安局科学制定《现场处置指引》,规范冲突调解、人员疏散等12类常见警情处置流程,确保民警辅警“敢管事、会管事、管得好”,现场处置率保持100%。自活动以来,宁陕公安累计制止拥挤推搡等危险行为67起,快速处置突发状况29件。

宁陕公安根据实时监测数据,在出入口、通道拐角等易拥堵点设置“蛇形通道”和分流指示牌,安排警力实行“单向循环”引导;针对散场高峰期可能出现的人流对冲风险,提前规划3条疏散路线,通过广播提示、警力引导等方式分批次分流,将散场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,未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。

暖心式服务,当好群众“娘家人”。宁陕公安坚持“教育与处罚相结合”原则,对轻微违法行为以劝导为主,累计现场化解摊位纠纷、排队冲突等矛盾纠纷30余起。针对游客因路线不熟引发的焦急情绪,执勤民警主动提供指引服务800余次,用“耐心解释+暖心帮助”赢得群众好评。活动期间,全局未发生一起涉警投诉,执法满意度达100%。

在活动入口处的“暖心警务会客厅”设立“游客服务岗”,配备急救包、充电设备等便民物品,为老人、儿童提供优先通行引导服务500余次。

评论